“妈妈,我是不是做错了?”小雨揪着校服下摆,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小阴影。我放下茶杯,瞅见她书包里露着半截情书,纸角都被揉得皱巴巴又给弄平了。这场景就跟无数个黄昏似的,一模一样。现在早恋都成青春期的暗语了,咋才能让跟孩子的对话不变成打探情报的战场呢?
咱先说说第一点,先成为情绪温度计。别一上来就问“你们做了啥”,先看看她手指头抖不抖。少女说“没什么”的时候,留意她是不是老调整坐姿,或者突然盯着窗外的麻雀。真正的对话得从你承认开始,你就说“最近你老发呆,是不是遇到啥特别的事儿啦”,用天气预报那语气,别跟审问似的,让秘密就跟化了的冰淇淋似的,自然就流出来了。
第二点,用故事织网。她正讲心动故事呢,你突然来一句“记得你小学养的蚕宝宝不”。这问题看着跑题,其实是在搭隐喻的桥。等她眼睛放光,开始说蚕茧变蝴蝶的事儿,你再小声说“有些蜕变得有合适的温度,太急了就……”把生物学知识这么一掺和,比说教管用多了。
第三点,允许情绪在空气里跳舞。她说“他亲我了”,你可别立马跟装了防弹玻璃似的。她语速快,你就慢点说;她声音颤,你就稳着点。这种镜像对话能让情绪找到出口。准备好纸巾盒,但别急着给她,有时候沉默比安慰还强。
第四点,制造安全的“第三空间”。带她去面包店做甜点,让面团发酵的香味把尴尬都给冲没了。手沾满面粉的时候,你问“要是把感情比作蛋糕,你觉得现在加了啥材料”,用面粉、鸡蛋、糖这么一比喻,抽象的事儿就好懂了。记住,最好的沟通就在烤箱“叮”的那一声之后。
第五点,种下未来的可能性。聊完了,别忘了说“下周接着聊,或者你想先看看《怦然心动》不”。留点没说完的感觉,就跟在沙滩上画个贝壳等着填满似的。等她主动分享新发现,你就会发现,早恋不是得消灭的病毒,是正在学飞的小鸟。
离开咨询室的时候,小雨把揉皱的信纸折成纸飞机,那飞机划过夕阳,就跟没说完的诗似的。咱最后也明白了,跟孩子聊早恋,就是陪着一颗年轻的心,学咋温柔地降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