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岁的孩子就像刚扎根的小树苗,枝干开始疯长,跟小树苗摇晃着新芽,跟阳光说“我要自己长”,跟雨水喊“别浇那么多”似的。孩子也会突然有自己的想法,不想啥都听爸妈的。
这时候孩子的叛逆,经常会被误会成“早熟的青春期”。他们可能突然就不喜欢爸妈抱抱了,整天把“烦死了”挂在嘴边,为了一颗糖能跟你谈半小时。但这可不是真正的叛逆期,更像是幼年和青春期之间的“过渡带”。
那孩子叛逆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呢?有三个原因。一是身体在“说谎”,孩子脑部前额叶皮层就像没拼好的拼图,情绪开关老是乱弹。二是到了“权力真空期”,他们不想只听爸妈的,但自己又还不会做主。三是社交雷达启动了,朋友的评价比爸妈的夸奖有用多了,同桌的橡皮擦在他们眼里都比爸妈给的高级。
面对孩子的叛逆,咱们得有办法。首先要设立弹性规则,别老说“必须立刻写作业”,可以问“你想在沙发上还是书桌上写作业?”孩子尖叫“我恨你”的时候,别唠唠叨叨说教,给他根冰棍。还得制造“叛逆安全区”,允许他们在卧室贴满恐龙贴纸,哪怕你讨厌恐龙。
10岁孩子的“叛逆”是好事,本质上是他们认知系统在升级。他们就像考古学家,用顶嘴挖出“独立人格”的化石;又像程序员,用摔门编写“自我认同”的程序。
宝爸宝妈们,可别急着给10岁的孩子贴上“叛逆”的标签。孩子把牛奶洒在新地毯上,那不是故意气你,是他们探索世界要付出的代价。蹲下来,看着孩子的眼睛,你会发现里面闪烁着即将破茧的星光。
10岁孩子的叛逆就像夏末的雷阵雨,来得快去得也快。每棵小树都得经历风雨,才能长成能遮风挡雨的大树。你们说,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