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先当侦探后当家长 别一上来就急着灭火,先观察观察孩子情绪的“天气预报”。孩子突然把书包甩地上,说不定是数学考试考砸了;老抱着手机玩,可能是不想跟人现实社交。我建议大家准备个“情绪天气日志”,把孩子发脾气的时间、频率、持续时间都记下来。你就会发现,考试前孩子情绪就像暴风雨,有宠物陪着的时候就跟晴天似的。
二、打造情绪缓冲带 孩子要是说“你们根本不懂我”,就试试这个魔法公式:事实陈述+情绪命名+暂停键。比如说“我看到你连着打了三小时游戏(这是事实),你可能是最近压力太大(这是情绪),咱先喝杯热可可聊会儿?(这就是缓冲)”。记住哈,这时候可不是辩论赛,得给情绪装个减速带。
三、建造情绪安全岛 在客厅角落弄个“情绪急救箱”,放点减压泥、解压骰子、星空投影仪啥的。孩子情绪太上头的时候,你就说:“要不要来个火山喷发模式?”让他用夸张的动作释放释放压力。每周搞个“吐槽大会”,让孩子用漫画、rap,甚至摔枕头的方式发泄不满,你就会发现孩子那些尖锐的小脾气都被温柔包住啦。
四、玩转家庭情绪剧本 把“不准晚归”改成“咱商量个安全时间”,“快去写作业”换成“要妈妈陪你写半小时不”。孩子说“烦死了”,你就回他:“听起来你就像被十只蜜蜂追着跑,我帮你找蜂蜜不?”用幽默把紧张的气氛化解掉,你会发现原本火药味十足的对话,变成了欢声笑语。
最后给大家三颗定心丸哈:青春期这暴风雨平均得持续1400天呢,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脾气规律;孩子跟你对着干,其实是他们学独立的笨笨的小舞步;你要是不端着“完美家长”的架子,孩子也会放下防备。记住哈,最好的沟通不是不让暴风雨来,而是教孩子在雨中好好跳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