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替孩子做决定,短期内好像能让孩子少走点弯路。就说选兴趣班吧,家长凭自己经验,直接给孩子选个他们觉得最有前途的,孩子也不用在一堆选项里纠结,能麻溜地开始学。选大学专业的时候,家长考虑就业前景,给孩子选热门专业,孩子毕业后可能更容易找个稳定工作。
但是!从长远来看,这事儿可就不妙啦!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,天天在家长庇护下,都没机会独立思考、解决问题。等离开家长,遇到点事儿就像没头苍蝇一样,手足无措。就像刚刚说的那个孩子,生活都没法自理,更别说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了,完全就是没了拐杖就走不了路啊!
替孩子做决定还会把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给“封印”起来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想法和爱好,可要是家长总按自己意愿做决定,孩子的个性就慢慢没了。比如说孩子喜欢画画,家长非觉得学音乐有前途,硬让孩子去学钢琴。孩子没兴趣,学的时候肯定是敷衍了事,不仅发挥不出潜力,还失去了在画画上发光发热的机会。孩子的思维也会越来越僵化,很难有新颖的想法。
另外,这事儿还会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。孩子长大了,有自己想法了,想按自己意愿生活。家长的决定和孩子想法不一样,矛盾就来了。孩子觉得家长不理解、不尊重自己,就会对家长不满、抵触。家长还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,不明白孩子为啥不领情,双方沟通就有障碍了。时间一长,亲子关系就像要裂开的花瓶,说不定哪天就碎了。
家长替孩子做决定有好有坏,但总体来说,坏事儿比好事多。家长得学会适当放手,给孩子足够空间去发展独立性和创造力。孩子做决定的时候,家长可以给点建议,但最终选择权还是得交给孩子。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在成长路上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,变成有独立人格、充满创造力的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