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个原因是寻求关注。孩子心里想法可简单了,有时候故意不听话,就是想让家长多瞅瞅自己。现在好多家长忙工作,陪孩子的时间少得可怜。孩子心里想跟爸妈亲近,又不知道咋整,就想出不听话这招。比如说,明明知道按时睡觉是对的,可就磨磨唧唧不上床,一会儿要喝水,一会儿要讲故事。家长烦得要命,忍不住批评孩子,可孩子觉得,就算被批,也比被家长无视强。
我就碰到过一个小男孩,本来可乖了。结果他妈妈生了二胎后,他就开始调皮捣蛋,在家乱扔玩具,在学校跟同学打架。他妈妈头疼死了,觉得他不懂事。后来一交流才知道,小男孩觉得有了弟弟,妈妈的爱都被分走了,故意不听话就是想让妈妈多关心他。
第二个原因是表达自我。孩子长大点就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了,想按自己的意愿做事,可家长老意识不到,啥都替孩子做决定。这时候孩子就通过不听话表达不满。比如孩子喜欢穿自己挑的衣服,哪怕家长觉得搭配得丑爆了。但这是孩子在秀自己的个性啊,有些家长非让孩子换衣服。孩子心里不服,就可能在其他事儿上故意不听话,捍卫自己的选择权。就像有个十几岁的女孩,想留长发,可她妈觉得短发清爽,非要带她去剪。女孩虽然去了,但之后几天都不爱搭理她妈,还故意不按要求整理房间。
第三个原因是模仿他人。孩子模仿能力超强,身边的兄弟姐妹、同学,还有电视里的人物,都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。要是身边有人不听话还得了好处,或者看着挺酷,孩子就可能跟着学。有个小学生,本来课堂纪律可好啦,后来发现班里有个调皮同学上课讲话能逗同学笑,他也开始捣乱。老师批评他,他还觉得自己厉害,跟那同学一样“有本事”。
最后一个原因是逆反心理。家长老对孩子提要求,态度还强硬,孩子就容易逆反。你让他往东,他偏往西,就跟弹簧似的,压力越大,反弹越厉害。有些家长爱唠叨,一件事儿翻来覆去说。孩子一开始还听听,时间长了就烦透了。比如孩子写作业,家长一会儿说“坐直了”,一会儿说“别磨蹭”。孩子烦得不行,就可能故意不好好写作业,反抗家长的唠叨。
孩子故意不听话是好多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。宝爸宝妈们,得多花时间了解孩子心里咋想的,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,别老批评指责。这样才能建立好的亲子关系,让孩子快快乐乐长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