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问你们啊,凌晨四点的月亮能说话不?上周有个妈妈跟我吐槽:“她锁门那动静,就跟敲丧钟似的,咋连去奶茶店打工都得我签字啊!”我当时望着窗外摇摇晃晃的银杏树,一下子就想起十五年前把日记本藏床底的自己啦。
咱先来说说,叛逆期就像是长大的胎动。青春期啊,就跟突然被按了快进键一样,孩子身体里的激素啊,就跟指挥棒似的,让她们一会儿暴躁一会儿敏感。上周有个女孩跟我说:“我烦死我妈老说‘小时候多乖’,现在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冒牌货。”我建议家长们试试“情绪天气预报”哈。孩子摔门的时候,别着急说教,问问:“今天是台风天还是雷阵雨啊?”
再说说秘密基地的建造法则。有个妈妈把客厅沙发改成了“树洞角”,放了会发光的星球灯和褪色的恐龙玩偶。她女儿缩在那儿的时候,她就默默放杯温热的杏仁奶。三个月后,女孩在便利贴上画了朵向日葵,还说:“妈妈,这儿比学校的秘密基地还安全。”
还有对话的暗语系统。有个初中生和她妈玩“角色扮演”游戏,周一扮外星人,周二变机器人。孩子说“火星语”的时候,咱就用“地球翻译器”回应,比如孩子说“烦死了”,咱就问:“你是不是想说‘我需要空间但害怕被误解’啊?”
情绪过山车也得有刹车技巧。有个女孩老在深夜发呆,后来她妈发现她偷偷写诗。现在她们有个“星空约定”,每晚十点,用便利贴在冰箱留言。上周女儿留言说:“月亮今天特别亮,像妈妈的眼睛。”
家长也得有自我充电站。有个爸爸学滑板,老摔跤,结果女儿第一次主动扶他起来。咱得记住啊,咱不用当完美超人,做会犯错的同盟就行。孩子说“你们根本不懂”的时候,咱就说:“也许咱能一起学着懂。”
最后说个事儿,上周那个锁门的女孩,现在偷偷把她妈最爱栀子花插窗台上了。青春期可不是啥得修补的裂缝,那是等着破茧的光芒。下次孩子摔门的时候,说不定门缝里漏出来的,就是蝴蝶振翅的声音呢!家长们,面对孩子叛逆期,多试试这些办法,说不定有惊喜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