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利方心理工作室青少年心理内容页

初中孩子不写作业如何开导

2025-07-21 15:53:56青少年心理320

各位家有初中生的宝爸宝妈们,大家好哇!经常有家长跟我吐槽,说孩子上初中了,一到写作业的时候就掉链子。大半夜的,自己在台灯下干着急,孩子却舒舒服服蜷在沙发上刷手机,那作业本就跟个大石头似的,沉甸甸地搁在茶几上。为啥孩子宁愿打游戏,也不愿意碰一碰那作业本呢?这背后藏着青春期孩子特有的心理密码。

下面咱就来看看这现象背后的三把钥匙。第一把是“多巴胺陷阱”。游戏能马上给人反馈,带来的快感可比写作业那延迟满足的成就感刺激多了。就好比孩子总说“再玩五分钟”,其实是他们大脑在追着多巴胺跑呢,就跟中了魔似的。第二把是“畏难情绪”。要是作业太多,超过了孩子心理能承受的范围,大脑就会开启“防御模式”。这就跟面对一堆像小山一样的乐高零件,孩子肯定下意识就想跑。第三把是“权力博弈”。初中生正处在“心理断乳期”,家长让他们写作业,在他们眼里就成了家长的“控制欲”,一下子就触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。

不过别慌,咱有5个让作业变轻松的魔法。第一个是“拆解任务”。别跟孩子说“写数学作业”,改成“先做3道几何题,然后休息10分钟”。这就跟登山的人把陡坡分成一个个小台阶,每完成一步就给孩子点奖励。第二个是“创造仪式感”。准备一套“作业启动套装”,像专属台灯、薄荷香薰和计时器。等孩子听到“番茄钟”响,就跟听到游戏开服的提示音一样,立马就来精神了。第三个是“建立奖励机制”。别老给孩子物质奖励了,弄个“积分存折”。孩子攒够10个积分,就能选周末活动,让他们感受一下自己做主的掌控感。第四个是“情绪急救箱”。要是孩子崩溃大喊“我讨厌作业”,咱先别忙着说教,递上一杯热可可,跟孩子说:“妈妈知道这不容易,要不咱先画个情绪温度计?”第五个是“角色扮演法”。周末全家玩“作业超市”游戏,孩子当老板给作业定难度,家长用“积分币”买服务,用幽默化解孩子的对抗情绪。

家长们还得警惕3个误区。千万别掉进“比较陷阱”,你要是说“隔壁小明每天写到12点”,孩子只会更抵触写作业。也别过度介入,你像扶学步车似的盯着孩子,会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都给剥夺了。咱得学会用“正向锚点”,要是发现孩子主动写了10分钟作业,马上夸他:“我注意到你专注的样子特别有力量”。

再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。13岁的小宇,连续两周都不写作业,他妈妈用了“作业盲盒”法,把题目折成纸飞机,孩子每完成一架,就解锁一张亲子电影券。才过了三周,孩子就主动要求增加“飞行难度”了。

记住哈,写作业的本质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,不是看他完成了多少作业。当咱把和孩子的对抗变成一场探险,把压力变成动力,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本,迟早会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里程碑。这会儿,咱不妨关掉那催命似的唠叨,打开陪伴的话匣子,问问孩子:“要不要咱们先聊聊今天遇到啥好玩的事儿?”

TAG标签: 初中孩子不写作业如何开导 
再来一篇
上一篇:孩子为什么玩手机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