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六点的时候,小哲的书包第三次从玄关飘回儿童房啦!那个绣着恐龙图案的帆布包,就像一朵倔得像头牛的降落伞,死皮赖脸地悬停在孩子脚边。我蹲下来,跟他那双泛红的眼睛平视,嘿,我发现每个不想上学的孩子,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发求救信号呢!
有些孩子把课桌当成战场。就说上周我见的朵朵吧,她总说“数学题会咬人”。后来我们发现她书包夹层藏着半块橡皮,那是同桌上周用过的。原来这小女孩把心里那抽象的焦虑,具象成橡皮屑的气味了,用不上学来守住自己的安全边界。我们就开始玩“气味侦探”游戏,让她把焦虑写成谜语,用彩虹糖纸包着放进我的咨询袋。
晨光中的书包带会说谎哟!八岁的阿杰每天早上都“突然”发烧,直到我们发现他课间操时总盯着操场角落发呆。一跟踪记录,好家伙,那里有棵被闪电劈开的老槐树,而阿杰的爸爸就是在雷雨天出的车祸。现在他书包侧袋装着迷你望远镜,每天课间就给老槐树贴“防雷超人”贴纸。
有些沉默可比尖叫还刺耳呢。小雨的妈妈发现女儿吃早餐的时候总反复折餐巾纸,那折痕精确得就像用尺子刻出来的。我们就约定用折纸记录情绪,三角形代表开心,波浪线是害怕,星星就是想说的秘密。现在小雨书包侧袋里,藏着用作业纸折的会发光的银河。
最温柔的叛逆就藏在橡皮泥里。在面塑治疗室里,男孩们捏出长满尖刺的校车,女孩们把橡皮切成碎片。但咱把“刺猬校车”变成故事主角,让“橡皮雪人”在热可可里融化,那些不想上学的事儿,就渐渐拼成通往教室的彩虹桥啦。
每个清晨都是一场新冒险。上周小哲终于主动背起书包,恐龙图案的拉链上挂着咱一起做的“勇气指南针”。那指南针的指针是用他掉的乳牙打磨的,这会儿正指着教室的方向呢。书包带轻轻拍着他的小腿,就像春日里蹦跶的溪水,载着咱一起编织的勇气,奔向充满可能的远方啦!
当孩子不想上学的时候,咱可得多留意他们这些小举动,帮他们一起跨过这道坎儿!